1。雷声轰传,让人心慌意乱。我抱膝坐在落地窗前,看白茫茫的大雨落下来。想,擦,又一个周末就这么废了。
2。今年轮蹲没有夏天,温度始终徘徊在十五度上下,冷的一刚。哪天出门忘穿外套,立马能感受[观沧海]里那秋风萧瑟的意境。我一直觉得世界上分两种人,一种人的心情受天气影响,另一种人的心情能够影响天气。自称太阳的尼采肯定是后一种人,吾生也晚,木有目睹过尼太阳的风采,只好盼望沐浴更多真实的阳光。汗流浃背,才是真正的夏天好么!
3。落雨天,读书天。随手抽,解救经年未读书,居然抽到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花一个晚上看完了。没有想像中那么魔幻,甚至连该书的主旨,孤独,也没怎么体会到,唯一让我感到一丝眩晕的,是凌晨三点,读罢全书,从沙发上坐起的内一刻。心中惶惑,这可是无数人推荐的超级豪文啊,为啥我一点都看不出它牛B?想了半天,觉得该书除了宣扬不伦恋和宿命论之外,实在没啥希奇之处,当然对我这种涉世未深的读者来说,当黄书看倒是蛮刺激的。只好不揣浅陋和冒昧,上豆瓣连夜翻阅几十篇书评,看完长吁一口气,原来内些紧赶着去拍老马马屁的文艺青年们,也没几个读懂了啊。。排名前30的书评,唯一中肯的一篇,是摘抄于老马自己在诺贝尔文学奖颁奖礼上的演说,难怪句句中的,别的,我靠,我只想说,文艺青年的名头就是给你们这帮自诩孤独自诩风流自诩深刻的傻B们搞坏的好么?早点回家吃饭吧,没事儿装什么大尾巴鹰!
4。全文唯一挺喜欢的一段,是绑在栗子树上度过漫长岁月的老爷爷荷塞。阿尔卡蒂奥被强行搬回卧室以后,“他一呼气,屋里的空气中便充溢着幼蘑,鸡蛋花以及经年凝聚的风雨味道。次日清晨,床上不见了他的踪影。各个房间找过一遍之后,乌苏拉发现他又回到了栗树下。” 站成一棵树!是多梦幻啊!不久后,他去世了,“木匠们开始为他量身打早棺材,他们透过窗户看见无数小黄花如细雨缤纷飘落。花雨在镇上落了一整夜,这寂静的风暴覆盖了屋顶,堵住了房门,令露宿的动物窒息而死。如此多的花朵自天而降,天亮时大街小巷都覆上了一层绵密的花毯,人们得用铲子清理出通道才能出殡。” 我得承认,像我这么肤浅的人,在[百年孤独]里获得的最美丽的阅读体验,就是这一段了。
5。以后再也不强迫自己读名著了,今年年初,读陀思妥耶夫斯基读的我痛不欲生,读卡夫卡读的我几欲撞墙。我就不是一个墨迹又绝望的人,怎么可能理解[罪与罚]的痛苦,[城堡]的荒唐?这世上有很多书,有些对你脾胃,读之襟怀大爽;有些开卷有益,读来见识日增;有些则纯为大名而读,读的自己极其憋屈。算了,人生苦短,我并不需要去体会每一个诘曲幽深的灵魂,就算他再伟大,与我何干?还是畅怀适意,随兴所致比较容易性感。
6。睡了。照片都是去年拍的,阿尔卑斯山麓。
#1 by Cici on July 18, 2011 - 01:01
百年孤独始终没有挑战,哈哈哈
不过有时候我觉得也跟心境还有年龄阅历有关系,有的书可能经历多点,年纪大点之后,就会慢慢的开始觉得有点能看懂,有共鸣。
也有就始终接受不能的,还有原来看得下去现在完全不行的,这些都可以作为催眠良药,百试不爽。
#2 by o jerry on July 18, 2011 - 01:29
这么周末我这里也下雨呢!
雨天读书的确不错。
#3 by 猫时间 on July 18, 2011 - 02:07
《百年孤独》是大学时候读的了,现在已经不记得内容了,貌似还蛮混乱的。
我也反磨叽,所以读来读去还是最爱内本《野性的呼唤》,虽然我还批评过伦敦GG~~
#4 by Li on July 18, 2011 - 02:07
我博文中很少贴照片,问下你就是按插入照片的选项直接添加照片的吗,需要先resize照片吗?最近贴了一两张,发现出来的照片都变形了。。
《百年孤独》是初一的时候读的,一直没有再翻起过,内容有些记不清了,只记得在那个年纪很不合景的遍读了这些“经典”和周围人群的故事,于是早早世故怀疑厚重虚无。。很悲剧。
“汗流浃背,才是真正的夏天好么“国内的夏天至少在南方真的是早早开始,炎热加上涌动的人群,很难让人对夏天保持热爱。
#5 by 印月 on July 18, 2011 - 22:01
直接用照片添加键,不用resize,WP的自带相册很好用~
#6 by 猫时间 on July 18, 2011 - 02:20
我很可以理解你对真正的夏天的渴望,因俺们家那个夹皮沟也是夏天很清凉的,俺小时候基本木啥机会穿裙子,吃雪糕,得不到滴东西所以就灰常灰常地向往之~~所以亲耐滴,快点来上海吧,保证你汗流浃背!
#7 by 菲 on July 18, 2011 - 02:29
人生途长,多碰那些使自己憋屈的灵魂内容无益。一本书,读到不淋漓时,该丢就丢,又有什么遗憾!春妍媚,夏怒放,秋渐累,冬蕴长,只有愉悦心情,四季才不致苍然乏味,弃之无惜。
#8 by meeeeruri on July 18, 2011 - 03:39
想讀的時候,隨興而讀
#9 by 商夏 on July 18, 2011 - 05:20
随便读读就行了 没必要这么拧。
#10 by 印月 on July 18, 2011 - 10:07
谈不上拧,尊重而已
#11 by Elva Chen on July 18, 2011 - 06:08
我们这儿今年也不热,每天20度左右,海风一吹挺凉的。最要命的是难得有晴天,大部分时间整个城市都泡在浓雾里,从办公室往外望去,四周的大楼都好像是未知的外星球。
#12 by 印月 on July 18, 2011 - 21:59
轮蹲跟着你呢。。嘿嘿
#13 by HH on July 18, 2011 - 08:17
没有夏天更要注意保暖,我这两天咳嗽了。洛杉矶冷热狂想曲又开始演奏了。从我的住处去各处串门就是一个从阳春到盛夏的过程。
百年孤独的中文版我一直还蛮想看的呢。被你这么一说,洩气了。
#14 by 印月 on July 18, 2011 - 09:59
你还是自己看一遍吧,不同的人,观感应该不一样。去买川贝枇杷膏!
#15 by x on July 18, 2011 - 08:28
倒数第二章是Chamonix,哈哈哈,洒家也去过
#16 by 印月 on July 18, 2011 - 14:58
矮油,跟谁去的呀?
#17 by Feng on July 18, 2011 - 09:23
人生苦短,必须性感
读书这种事,随缘就好
#18 by 哇!蜜猪 on July 18, 2011 - 11:40
wp自带相册阿?俺一放照片会变得很肉啊,8知道为毛~
ps~只看言情小说和武侠小说的人飘过~
#19 by 印月 on July 18, 2011 - 13:00
模版的原因?我用Fusion,就很好,虽然图片只允许到958*
#20 by obadobad on July 18, 2011 - 11:55
好高深啊。那你推不推荐读百年孤独啊?
#21 by 印月 on July 18, 2011 - 13:01
人跟人不一样嘛,我无感不代表你也会无感,试一下贝~
#22 by 世緯 on July 18, 2011 - 12:03
你也是伟大的灵魂之一,世界少了你会寂寞很多。^_^
PS:阿尔卑斯山真清澈,让人向往。
#23 by 印月 on July 18, 2011 - 12:56
我好惭愧啊,上一篇我那么讽刺你你也不跟我生气?心胸好宽广啊世纬同学,这次我可是真心说的~ 😉
#24 by 世緯 on July 18, 2011 - 14:43
阿弥陀佛!你是明珠一颗,不如学佛吧,佛学里有大学问大平和,可以互相交流研究。
你心意发出来的一刻,我也感受了。至于博客言论,那是后来才看到的。^_^
#25 by 印月 on July 18, 2011 - 15:04
我向来把佛经当哲学书读。如果有心向善,学不学佛倒不怎么打紧~
#26 by huhaijie on July 18, 2011 - 12:27
谁读名著谁折翼,谁读名著谁孤独……
#27 by 印月 on July 18, 2011 - 12:59
读安妮宝贝肯定不折翼哦,还长出护翼,绝不侧漏。。
#28 by 老虎 on July 18, 2011 - 13:07
百年孤独是高二的时候借读的,书非借不能读也,一个冬天阴冷的晚上通宵一口气看完,感觉世界都变成了混混沌沌的魔幻场景,那血腥和暴力的场面让人觉得很不安,很孤单。可能还是跟心境有关的。要是在温暖的夏日舒服的躺在大床上,可能不会“孤独”吧?
#29 by G Ken on July 18, 2011 - 13:18
看来英国的天气真的就像书中描写的,被你再次证实~~
我不喜欢!
#30 by 印月 on July 18, 2011 - 15:08
今年特别Shit,我怀疑英国抑郁症患者要大增。再这么着我就不在轮蹲呆了~ 苦等了一年都见不着夏天!
#31 by 老虎 on July 20, 2011 - 03:30
全球气候问题?无锡的黄梅天已经从6月一直延续到7月底了,现在应该是三伏天但是几周来一直天天下雨。
上周在SF,天气冷得像初冬一样。
#32 by Faye on July 20, 2011 - 23:38
今年比利时也冷死了,雨还下不停,郁闷ing
#33 by 找乐 on July 18, 2011 - 16:20
看见名著自觉绕道走的溜达过…
你这题目是扣着第三张照片的意境么, 还是另有深意??
#34 by 印月 on July 18, 2011 - 16:24
不是的,写完发现没起标题,总不能叫[百年孤独]吧。于是随手翻开书,23页第3行,看哪个词顺眼就拿来当标题了。
运气不错,这个名字蛮好听。:)
#35 by Chen on July 19, 2011 - 09:52
正想说名字很好听
#36 by enjilarlar on July 18, 2011 - 18:04
高一时,偶尔在图书馆看到了这本书。那时正值忧郁青春期,喜欢书的名字,便借回来一读。然后在二十三岁以前读了不下十遍,还买了不同的译本收藏,并且非常郑重的将我认为翻译的最好的一本送与某个姑娘。直到后来某一天,得知国内所有的译本都是盗版,没有得到马老先生的同意,侵犯了人家的版权,引得老马非常不满,声言150年也不给中国人版权。不过后来老马后悔了,又授权中国出版此书。前不久,国内第一个正版的《百年孤独》出版,我本着怀旧的情结最后一次收藏了这本书,用来纪念远逝的青春。这书至少要读三遍以上才能明白它的深邃,老马作为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台柱子真不是盖的。莫言、余华、扎西达娃等一大批中国作家深受他的影响,陈忠实的《白鹿原》有若干情节干脆直接模仿《百年孤独》,比如连续下了几年的雨、血流到家里去报信等等。毕业十几年后,再看这本书,才恍然大悟,原来咱们都生活在马孔多,魔幻的不是小说而是现实,我们的身边时刻发生着“事先张扬的谋杀案”。有时,我真的希望能有小说所写的那阵狂风,将这荒诞的社会吹散,终结掉我们一百多年的孤独,让我们的苦难不要在这片大地上第二次出现了。可惜,这愿望很魔幻,多年以后回想起今晚时,我会笑的。
#37 by 印月 on July 18, 2011 - 22:09
恩,看来来了一位读懂了的。。我们孤独吗?我觉得中国社会什么都缺,可并不孤独啊。
至于魔幻,可能在我下意识里,觉得现实比想像魔幻的多,所以见到内些魔幻情节的时候,居然毫无违和感。。
哪个译版最好?我看的是范晔的。感觉语言欠佳。
#38 by enjilarlar on July 19, 2011 - 14:56
书中所说的孤独,不是通常意义的孤独,指的是封闭,有自愿的封闭,有被迫的封闭,反正不与世界同步。从这上意义上说,我们很孤独!回想一下辛亥以来一百年的历史,就会发现简直和书中描写的一模一样。我们有实业救国的何塞,有打了半辈子仗的奥雷良诺上校,我们请来了香蕉公司,我们当中出现了阿卡迪奥二世,也有阿玛兰塔·乌苏娜。当我们拥抱自由开放心扉时,为爱而生的儿子竟然长着猪尾巴。最后,我们都变成了奥雷良诺二世。孙先生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可“同志”二字的含义已经不同。一百年了,我们还在魔幻中沉睡,唤醒我们的智者梅尔加德斯又在哪里呢?
#39 by 印月 on July 19, 2011 - 15:10
所以我们是被诅咒的国家么?就象这个被诅咒的百年孤独的家族?
我觉得你太悲观了。西欧和北美能冲出魔幻,为啥我们不能?
#40 by enjilarlar on July 19, 2011 - 17:18
我们能!这点我相信,但需要每个中国人都读一遍《百年孤独》。
#41 by 印月 on July 19, 2011 - 17:23
难度太高了。都读一遍[1984]就不错了。
#42 by enjilarlar on July 19, 2011 - 17:42
嘿嘿,让13亿中国人都去读一本书,本身就是很魔幻的事情。可是,这种魔幻的事情竟然曾经发生过,我家现在还有一箱子“红宝书”,前几天我还去唱“红歌”。
#43 by 印月 on July 19, 2011 - 17:51
哈哈,我上星期也去唱红歌了,没人逼着唱的话,红歌其实蛮欢乐的
#44 by enjilarlar on July 19, 2011 - 18:30
是啊,很欢乐的。有人把癌症都唱好了,有人为唱歌老娘咽气都顾不上去送,有人唱得露点给领导看,有人唱得猥亵“国母”身陷囹圄…….真是大欢乐呀!
#45 by G Ken on July 20, 2011 - 14:28
其实红歌都很好听,而且歌词琅琅上口,现在的歌儿叫神马歌!
只是很多歌,怕是你们都没听过也不会~~
#46 by Jose on July 19, 2011 - 09:26
太深刻了,姑娘你这还叫肤浅啊…
#47 by 革之 on July 19, 2011 - 10:41
今年的夏天真是冷的不行, 求问从哪儿抽书?
#48 by 印月 on July 19, 2011 - 11:36
我把没看过的书堆了一堆,想看的时候就随便抽一本 🙂
#49 by Faye on July 20, 2011 - 23:37
求换书!
#50 by 印月 on July 21, 2011 - 10:02
换就不必了,我喜欢自己买了收藏,你喜欢哪本,我再买本送你倒不成问题 🙂
#51 by 革之 on July 22, 2011 - 16:15
那么就求送书 :D
#52 by 印月 on July 23, 2011 - 00:14
一句话!
#53 by 六年级 on July 21, 2011 - 00:21
有不少当年读过的书,很想如今再读一遍。不过生活浮躁,留给读书的时间不多。
“人生苦短,我并不需要去体会每一个诘曲幽深的灵魂,就算他再伟大,与我何干?还是畅怀适意,随兴所致比较容易性感。”
嗯。就是。
#54 by enjilarlar on July 21, 2011 - 00:46
几年前,我发过一宏愿,要把家里的书全都重读一遍。但是算了算,三天读一本的话,重读一遍要三十多年,于是作罢。
#55 by 六年级 on July 21, 2011 - 01:16
小4000本,藏书好多!!!等等,我再算一遍。。。^_^
我不善收藏,曾经也兴起想收它一屋子书来,架不住借的人多,再架不住每次回来都带个饭渣子,卷皮儿,汗浸出来的鼓包儿,鼻涕咖啵儿,未知物什么的,干脆就送了。再后来也不费劲了,什么书看完了转手就送人。呵呵。
#56 by 印月 on July 21, 2011 - 10:08
周国平(?)有篇散文,说人死后,变成鬼,会把生平走过的路都再走一遍,所谓”捡脚印”是也。你发愿要把读过的书再读一遍,不也是”捡脚印”么?
不过如果我是鬼,我可不想把去过的地方都去一趟,比如考场之类的就免了,风景绝胜处倒不妨多去几次。读故书,不也是一样吗?
#57 by enjilarlar on July 21, 2011 - 17:29
不一样。有些书过些年再读,感受会不一样的。
#58 by 印月 on July 22, 2011 - 12:23
我境界太低,唯一反复读的书就是金庸小说,[笑傲江湖]读过没有20遍,也有18遍了吧
人生观就是这么形成的
#59 by G Ken on July 22, 2011 - 13:13
我还是喜欢把收藏的电影影碟再重看,不比看书过瘾!!!!!!!!!!!!!!
#60 by 革之 on July 22, 2011 - 16:18
18遍。。20遍。。
#61 by enjilarlar on July 23, 2011 - 02:06
《笑傲江湖》也是我的最爱。第一次看金庸的小说读的就是这本,而且还是从第三册开始看的。前面的情节一概不知,只觉得打得好生热闹。尤其是令狐冲和任盈盈在华山山洞中联手大战衡山派那伙瞎子的桥段,看得让人喘不过气来。长大几岁后每次重读此书,一读到岳灵珊死的那段,就被令狐冲感动地一塌糊涂,鼻涕眼泪一把一把的。我为什么痛恨李亚鹏?因为他损害了令狐冲的形象,就为这个我一辈子也不看他演的戏。
#62 by 印月 on July 23, 2011 - 12:11
我也是,痛恨李亚鹏,连带王菲也不喜欢了。不过更可恶的是张纪中,我恨不得把他满脸大胡子,一根一根给拔了。
#63 by Li on July 23, 2011 - 19:20
我很邪恶的想象月姑娘意气风发的把张大胡子的宝贝胡子一根根全拔光的样子,太让人欢喜,咱顺便也把给他设计这形象的设计师也教训番,整一个小龙套年纪熬大了资源有了按武林名士的形象乔扮下就成笑傲江湖人了?该拔!
#64 by 没入人海 on July 21, 2011 - 00:40
我特意要说一句,已经过了名著盲读的年纪,所以特别偏爱你这样的文笔,大清早读一遍,赏心悦目,不亦乐乎!
#65 by 印月 on July 21, 2011 - 10:00
小子无知,信口雌黄,见笑于方家了~
#66 by Wenjun on July 21, 2011 - 02:21
那房子怎么看着有点。。。。哈利.波特….
#67 by Beya on July 21, 2011 - 12:08
我肥来了,小月月。赶紧来看你,就喜欢你说书。百年孤独我每次读两页就没办法继续,你摘的那段好美,我要买书来啃。同意楼上,内房子就很魔幻。
#68 by 印月 on July 21, 2011 - 12:18
矮油你肥来啦?想死你了!潜水潜的爽吧!休息一下,赶紧更新!
#69 by 小艾 on July 21, 2011 - 13:40
来你家,总是看到真实的固执的感性和性感,真性情都是惹人爱的,何况你!
#70 by Hongdi on July 24, 2011 - 10:59
上个月也买了百年孤独的正式授权版。还没开封。大学的时候翻过,看了一半儿就晕头转向了,里面各种人名反复,看得老子想撞墙。。
#71 by 世緯 on July 27, 2011 - 13:59
怎么不说话了,真实的来了,大家反倒沉默了?
#72 by 印月 on July 27, 2011 - 19:35
在微博说了太多,WP信息闭塞,懒得另辟战场
要说信息的实时传播和广泛交流,微博强过博客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