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姓印,出生在江南,所以我有许多印章,一点都不奇怪。
十一岁内年,妈妈带我去苏州庆元坊。车马喧闹的庆元坊,小巷深处却隐藏着一个幽静的庭院,听枫园。听枫园泉石雅洁,草木清幽,有古枫婆娑之盛,亦有花港观鱼之趣,是结庐在人境的一片城中山林。
妈妈带我来,是来拜见以金石闻名的苏州国画院蔡廷辉院长,他潜心钻研雕刻已有数十载,而他的书斋,就在听枫园的一处水榭内。
蔡院长人极和蔼,一口糯的不得了的苏州官话,派头却是老式的江南名士作风。他请我们喝茶,就在听枫园内一个水木明瑟,异卉环绕的茶室里。那时我已经略习茶道,就点了常喝的冻顶乌龙,蔡院长点了陈年普洱,又要了一瓷碟玫瑰,“普洱味道太重,要用玫瑰压一压才最芬芳”。 我不由心里一喜,这样喝茶虽然闻所未闻,但确是十分别致。
去庆元坊吃饭。大家坐定,蔡院长问我,“倷个小娘,阿吃过一道菜,名字叫肝胆相照?” 我很感新奇,大摇其头。菜端上来一看,原来所谓肝胆相照,是在猪肝里嵌上整枚鸭蛋黄,切成薄片,佐以酱料,入口丝滑丰腴,回味无穷。苏州即使是寻常饭店,亦用上好的精洁白瓷待客,配上这样奇巧玲珑心思的美食,让我怀念不已。
饭后去参观他的书房。书房常年闭门,门口几杆修竹斜倚,一块大青石雕成的洗手盆,正有涓涓细流经过引水的青竹,不断滴入。因为是依水而建,书房采光极好,推窗就能看到喋喋呷呷的一池锦鲤。一个高耸到天花板的大博古架,摆满书籍字画,古玩碑帖。一张阔大的写字台,各种石材随意铺开。“看看倷欢喜哪块?” 蔡院长笑着问我。“我喜欢有乌龟的内块”,早就看呆了的我老实不客气的回答。“伊个小娘眼光好咯,好,个么就是伊块”
数月之后,我就拥有了我人生中第一枚印章。缠丝红玛瑙,配绿松石丝绦,熟悉《红楼梦》的同学们,会不会觉得似曾相识?小篆“印月”二字,正和上面的小乌龟一样灵动活泼。
我反正是喜欢的连做梦都笑了。
从此以后就喜欢上了印章。
老天厚待,后来我就认识了同样热爱印章,也是我最好的朋友,周奇伟同学。周同学是大家之后,他是北宋大儒周敦颐的第五十二代嫡孙,就是内个写“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周敦颐。周同学也是我走遍大半个地球,见过的最聪明颖悟,澹泊不羁之人。自从我们认识以后,我的大部分印章便都出自他手。我过去的书房,叫做“待月山房”,跟南京忆明珠老先生家的书房同名,出自《西厢记》里一首小诗:“待月西厢下,迎风户门开,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虽然我从没有依山而住,心里却一直向往着去一个青山隐隐,绿水环绕之地隐居,所以自号山房。我最喜欢的一枚印章,便是十五岁内年,周同学给我刻的“待月山房”,当时我的许多藏书上都盖过这枚印,一直视若珍宝。后来印章送给了我亲爱的弟弟波涛。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了,不知故人是否安好?“待月山房”是否还在?
十七岁的夏天,周同学带我去拜见另一位热爱金石的秦老先生,秦朝。这位老先生也是名门之后,先祖是鼎鼎大名的北宋词人,秦观。秦老先生虚怀若谷,见识不凡,内个下午我们谈论着篆刻和诗词,浑然忘机,记忆里炎热的夏日午后只剩下清凉无边。临走时,他握了握我手,笑道,“看来印月是不能学篆刻了,这姑娘手上一点劲儿也没有啊”,我们哈哈大笑,辞别而去。果然我一生中从没拿起过刻刀。
周同学后来就给我刻了一枚闲章,用的正是秦观鹊桥仙里的两句:“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据说是我小时候最爱的句子,在我十八岁生日的时候送给我。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早已变成另一个样子,大约是当年怎么想也想不到的。有时候,我拿出我的印章,想起少年时的往事,心里便澄澈至底。无论我离开多久,走了多远,我知道有些东西总是好好的在那里。就像我的印章,时光足以移人,却不曾改变它们分毫。
#1 by 黄裳 on March 17, 2010 - 15:38
文化果然是要传承的
#2 by 老虎 on March 17, 2010 - 15:47
原来名门之后就是这个道理
#3 by 洋洋 on March 17, 2010 - 16:05
你的故事也印在我心里了…….与你有同好,也收集印章几枚,也曾玩似的动手刻过几枚,不过你有故事和友情,分量比我的重很多…….
#4 by Chen on March 17, 2010 - 16:08
卿本佳人啊月月 要是你出生在古代 你就是李清照
#5 by Chen on March 17, 2010 - 16:09
叫你这样的姑娘整天算算术 做模型 写代码 多么暴殄天物啊!!
#6 by l on March 17, 2010 - 16:17
名门之后们那,现在还有联系没有,我想一一拜访一下
#7 by Ark on March 17, 2010 - 16:23
难能可贵的是 你在距离大半个地球的地方能保持这么多传统的东西真是个 有文化滴姑娘。。。
#8 by 月 on March 17, 2010 - 16:30
@方方同学:要不怎么当你师傅? ;DD@Ly:和周同学联系密切。蔡院长和秦老先生都一别十年了。有机会给你引见一下@Chen哥:你想把李清照气活过来么?
#9 by k.H on March 17, 2010 - 16:38
印姓是小姓,而小姓一般都大有来头~
#10 by 月 on March 17, 2010 - 16:54
@K.H:我什么来头都没有 也不是名门之后。大家太看的起我了 : )
#11 by Nemo on March 17, 2010 - 16:58
这么多名门之后,月姑娘15岁就很有品了,我这把年纪都比不上~
#12 by ChanChan on March 17, 2010 - 17:04
"我姓印 出生在江南 所以我有许多印章 一点都不奇怪。"….. 怎么我就那么没品。。。也没有印章呢?!我终于冒泡!
#13 by Leo on March 17, 2010 - 17:19
原来你真的姓印啊。。。。哈哈,印如其人~~
#14 by Sabretooth on March 17, 2010 - 17:31
我最近要炼毛笔字,也该去弄个印。
#15 by Le on March 17, 2010 - 17:54
喜欢你的文字,还有你的姓!
#16 by MiaoVision on March 17, 2010 - 17:58
印小姐果然不凡……
#17 by Xi Nan on March 17, 2010 - 18:20
亲耐D,原来你真的信印阿~~~我一直以为那是网名的说。。。
#18 by Chen on March 17, 2010 - 18:34
最后一句写的真好 有种淡淡的悲伤 又适可而止
#19 by 月 on March 17, 2010 - 20:46
@婵婵:用艾铎的话说 我比较‘附庸风雅’ 哈哈。。其实他自己才是!你听艾铎整天翻来覆去念叨 ‘东边日出西边雨’了么 嘿嘿。。什么时候来东边找我们玩儿!
#20 by Yuejing on March 17, 2010 - 21:29
我唯一的印章,留在中国了。。。
#21 by Joe on March 17, 2010 - 21:55
COOL ~~~~
#22 by qian on March 17, 2010 - 22:19
宗匠级的开场白啊,我下一篇blog,就要模仿这开头:我姓钱 出生在江北 所以我没钱 一点都不奇怪。 ^_^
#23 by 月 on March 17, 2010 - 22:34
@Qx:靠 你有ever写过blog吗?你小子不搞好签证 现在弄的我跟猪丽猪俩女的去阿姆斯特丹 很多事都不方便做的 你知道吧
#24 by Joe on March 17, 2010 - 23:04
恩,整篇blog结构完整,用词文雅,图片也很有腔调;达人认识的都是文化高层人物嘛
#25 by Xi Nan on March 18, 2010 - 00:49
亲爱的,又看了一遍你的文字,真喜欢。沉静、大气、端庄、深远,是我浮躁的文字所不能及的:)
#26 by 华 on March 18, 2010 - 01:10
好印,江南气氛,沉厚兼具雅致。
#27 by Nicole on March 18, 2010 - 01:59
书香门第 大家闺秀
#28 by Beya on March 18, 2010 - 02:08
我姓王 出生在南京 所以我至今不能称王 一点都不奇怪 因为金陵王气黯然收 请楼上同学注意队形
#29 by Ava on March 18, 2010 - 06:04
第一次听到这个姓氏好精致啊!
#30 by 老虎 on March 18, 2010 - 06:12
群众反响很热烈,期待更多如是雅文
#31 by 老虎 on March 18, 2010 - 06:14
看了beya的话,我想说幸好我妈从南京去了无锡生了我,因为比beya惨的是我们家族之前最有钱的沈万三帮朱元璋修城墙还修掉了脑袋……
#32 by zzz on March 18, 2010 - 06:26
美印
#33 by 姬 on March 18, 2010 - 08:31
我一直以为印月是笔名!
#34 by C on March 18, 2010 - 08:38
这个姓氏是够特别,还很端庄秀气,无论男女都很儒雅的。。。和姓钱的内位仁兄组合,成‘印钱’了。。。
#35 by 月 on March 18, 2010 - 09:36
@CC:Exactly! 我本来就想 要是我将来有两个孩子+ 第二个无论男女 都让ta跟我姓 叫印钞机 哈哈哈
#36 by 緯 on March 18, 2010 - 11:45
我喜欢王维《竹里馆》那块,不知是否有缘。^_^看你那么喜欢孩子,不如送你份礼。 “叫印钞机”好是好,不过格局小了点,如果不介意的话,不如叫“印钞厂”算了。哈哈!
#37 by JiaJing on March 18, 2010 - 12:55
最后那枚印章可真精致羡慕ing
#38 by 月 on March 18, 2010 - 13:24
@世緯:[竹里馆]是我的最喜欢的诗 王维是我从小到大最喜欢的诗人..你太大方了 我有台印钞机就很满足了 : )
#39 by 猫时间 on March 18, 2010 - 13:30
原来江南文人雅士的血脉还在你们这儿继续传承着呀,每一枚印章看上去都足够美,足够内涵~~
#40 by 老虎 on March 18, 2010 - 13:55
话说,忽然想起我家门口有个老厂,唤作“人印”……反过来也不错……
#41 by 麦子 on March 18, 2010 - 14:14
很温润
#42 by Z on March 18, 2010 - 17:08
作为苏州人,去过庆元坊几次,都不知道听枫园….喜欢最后那枚,
#43 by l on March 18, 2010 - 18:02
印章做名字也不错, 印度也行….
#44 by C on March 18, 2010 - 19:10
印堂,印记,印痕,印上,印下,印泥,印尼,印花(印花税),印务,印刷,印发,印证,印象,印信 etc。。。殷姑娘百子千孙任重道远,赶紧将第一个孩儿冠以此姓将此儒雅の姓发扬光大吧~
#45 by 月 on March 18, 2010 - 21:51
我想让我女儿叫印雪 小名叫小蝶。。我承认很俗 但是我喜欢 :)儿子的话 名字里最好能有发音是chen的某个字
#46 by Carrie on March 19, 2010 - 01:07
啊哈哈,小姬,我比你早知道印月并不是笔名,印是真姓!!!!对的,女儿也是可以跟妈姓的,印小蝶。。。
#47 by Ying on March 19, 2010 - 05:55
我觉得叫“印心”也蛮好的。
#48 by 月 on March 19, 2010 - 22:36
@习习:苏州国画院 就在听枫园里面。听枫茶座旁边 就是观月画廊。这园子向来很低调 老苏州都未必知道。所以我喜欢它 有些东西就跟艺术一样 宁可清高自持 不能取悦繁华。 你知道十全街上的钱塘茶人吧 当年刚开的时候 内个雅致啊 内个有品啊 我真的在那里看到了“曲水流觞”的装置哦。。后来去的人多了 杂了 就活生生的变成了一个热闹的大茶馆 大家吃饭 聊天 打牌 谈恋爱。。当然没什么不好 但是 它脱俗的风雅气质也就彻底被庸俗的烟火气取代了。。我当时内个心痛啊。。
#49 by 月 on March 19, 2010 - 22:38
@Carrie:我也知道你的名字!你姓黄 叫黄莺 :)小姬叫什么名字?我在科学松鼠会见到她的照片儿了 名人啊!
#50 by String on March 20, 2010 - 01:28
幽篁印。哇塞,我喜欢。
#51 by Carrie on March 20, 2010 - 04:17
小姬,你快来告诉印月你的名字啊,哈哈,其实她space的用户名就是她中文名字的全拼。。。
#52 by 小一 on March 20, 2010 - 08:59
写册真好 我也很喜欢你的名字 起的真漂亮
#53 by yu on March 20, 2010 - 12:46
我是唐朝宰相裴度的第五十四代孙,家谱为证~同为江南小小城。
#54 by 月 on March 20, 2010 - 13:27
@裴育:怪不得你这么聪明!小小年纪就是华人精算协会副会长!我马屁拍的好吧 :)
#55 by Scarlet on March 20, 2010 - 13:58
继续在梦里笑吧,值得。
#56 by George on March 20, 2010 - 14:34
喜欢幽篁的料子
#57 by 姬 on March 20, 2010 - 15:26
哈,我叫姬少亭~~
#58 by Nemo on March 20, 2010 - 15:39
罕见的姓都出来了
#59 by Anthony on March 20, 2010 - 15:53
寒竹的印章不错
#60 by Hongdi on March 20, 2010 - 16:39
:)最后一张的印莫非是田黄石?
#61 by 月 on March 20, 2010 - 20:10
@Hongdi:不是田黄 是玛瑙 @巧克力:老朋友 就是老朋友啊 : )@饮光:内块石头是我无意间买到的 很通透的青绿色 里面有一团团海藻状的花纹 一见就很喜欢 只是不知道是什么石头?
#62 by 清 on March 21, 2010 - 01:54
喜欢
#63 by 清 on March 21, 2010 - 01:55
江南老有味道了 印姑娘也老有味道了
#64 by 欣幸 on March 21, 2010 - 03:23
感覺很用心經營呢!鼓勵鼓勵!
#65 by 萃Sophie on March 21, 2010 - 02:57
好久没看过像这样的印了。。真有感觉。。另外关于护肤问题。。re:高端产品也分了级的。。不是所有高端产品都是去皱的哦。像我用的那个就是简单的面霜,没有去皱的成分在这里面。。la mer我觉得28,9岁用完全没问题的。都还是属于基础保养品。价格贵并不是因为里属于40岁以上的女士 ,而是广告宣传里面的成份是纯天然的,制作工艺不一样,成本比较的高。 放心了,年纪大了还有很多去皱品等着用了。。哈哈。。现在就先用基本的保养就好。
#66 by Eleven on March 21, 2010 - 05:05
一什一物,于不知不觉中有时会蕴藏着主人的气息,所以你偶然随手落在公司某个角落的一件什么被同事捡了去,他们马上会说,啊,这肯定是某某某的东西,因为她们很是相象呢 …
#67 by 甜 on March 21, 2010 - 08:17
真是好名字。本来还以为是笔名。越读越觉得我是文盲。诶。幽篁那枚很是雅致。
#68 by 飘蓝 on March 21, 2010 - 09:01
我爱江南
#69 by George on March 21, 2010 - 15:19
沙尘暴前夕的。呵呵手机拍的,优点而模糊了
#70 by George on March 21, 2010 - 15:24
石头的问题,妙手偶得总是最好的。凡事刻意便寻不到了
#71 by 莱茵小镇 on March 24, 2010 - 13:37
这是胶片还是数码调的效果?很舒服很养眼这些印章勾起了对童年的回忆,成天穿梭于墨香拓本之间
#72 by Cindy on March 24, 2010 - 13:41
第一次知道这个姓 神奇神奇
#73 by Chen on March 24, 2010 - 14:10
Myra I saw your quote of the day. U ok?Take good care of yourself alright?Don’t blow away ; )
#74 by Chen on March 24, 2010 - 14:12
When u off to Amsterdam? Cheer up babe! Go rock that sin city
#75 by 月 on March 24, 2010 - 14:29
Thanks buddy I’m cool. Don’t you think that’s a really smart line? Well I don’t know how you see it, but I appreciate that attitude, you know, life’s full of shit, but you take a bow and say: do I look like I give a shit about it? : )
#76 by 莱茵小镇 on March 24, 2010 - 22:48
总之道行很深
#77 by Joe on March 25, 2010 - 01:12
O_O "life is full of shit",awesome ~~~
#78 by 陶 on March 25, 2010 - 04:22
我男友也爱篆刻,我就有一个他亲自刻的印章,作为定情信物~~~来到你这里看到这么多印章,觉得很亲切
#79 by 黃凱恒 on March 31, 2010 - 07:34
過去的事早已消失,未來的更是渺不可知,只有現在是真實的。
#80 by 琪 on April 3, 2010 - 05:53
很特别的姓氏~这里我知道的一个也没有~这些印章都很好看很特别~
#81 by 木丝草 on April 8, 2010 - 17:13
我蛮奇怪,你印章上的幽篁居,和这里有关吗?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1/因为你和她的Blog都在我的Google Reader里。
#82 by 月 on April 8, 2010 - 18:49
@木丝草:没有任何关系。王维这首[竹里馆]流传太广了 不约而同想到“幽篁居”这三个字的人 估计还有许多。我小时候把我的书房的别名叫做“幽篁居” that’s all : )
#83 by George on April 9, 2010 - 02:12
话说多年以前我在辋川,山上有座衰败的寺庙,只剩下一间大殿。叫做竹篁寺。佛像不见踪影,只留下三个佛型印记在黄泥墙上。山下的公路据说是当年李世民进军关中的路线。
#84 by william on April 12, 2010 - 08:54
刻石不易…若以姓氏為章, 即會刻成"印印"二字吧, 從未曾遇過此等事, 鮮矣~~~
#85 by 生烟 on April 12, 2010 - 14:40
月的文字亦作金石之声:)
#86 by 译元 on April 12, 2010 - 15:08
还真的姓印?还以为是笔名呢。才路过西泠印社回来,得看你此文,也是缘分。
#87 by 译元 on April 12, 2010 - 15:14
刻石头,还真的是要力气的,技巧就不说了。以前看老妈在滑石上刻假山用的亭台楼榭的模子,以为易事,一试方知难,后来也就只是看看而已。现在有点后悔当年没有学学……
#88 by G Ken on March 20, 2011 - 22:12
喜欢印章的月姑娘非同凡响啊!
#89 by 六年级 on March 21, 2011 - 01:23
原来印月即印月。
这印之缘,让人醉。
#90 by gyggle on March 21, 2011 - 16:51
一直在想你的超凡脱俗的气质是哪里来的, 今天终于有答案了…
#91 by 印月 on March 21, 2011 - 17:11
超凡脱俗的傻鸟气质,嗯哼 : )
#92 by G Ken on March 24, 2011 - 21:05
“大家闺秀”‘名媛“用在你这里一点都不为过,现在像你这样有文采有气质的女孩真的不多~~